【 印刷冷知識 7 】油墨為何變淡?選對油墨並掌握印刷平衡

在探討褪色問題之前,我們要先來釐清,剛印好的油墨為什麼過一段時間,印跡乾燥之後,墨色就會變淡一些;主要是因為油墨在乾燥的過程中,滲透和氧化結膜的原因。凸版油墨以滲透乾燥為主,剛從印刷機台上印出來的產品,墨層比較厚實,此時滲透和氧化結膜乾燥還需要一段時間。

為什麼印刷品會褪色?

  • 油墨本身不耐光
    油墨遇光後褪、變色是難免的,所有油墨遇光之後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褪色、變色現象。 淺顏色油墨在光線長久的照射之後褪、變色很嚴重。

  • 紙張的酸鹼性
    一般情況紙張是呈現弱鹼性的。理想中的紙張PH值為7,呈中性,由於在造紙的過程中,需要添加許多化學物質,若在製漿和造紙過程中處理不妥當,就可能會使紙張呈酸或鹼性。
    紙張的鹼性來自於造紙工藝本身,也有的是裝訂時使用含鹼性物質的黏著劑造成的。鹼性物質會滲透到紙張纖維中,與紙張表面的油墨色料顆粒起化學反應,使其褪、變色。

  • 環境溫度變化
    有些包裝裝潢商標貼在電飯鍋、高壓鍋、電子打火竈、廚房器具上面,在高溫狀態下油墨很快褪、變色。油墨的耐熱度在120攝氏度左右。膠印機和其它印刷機械在高速運轉時,油墨與墨輥、油墨與印版版面高速摩擦發熱,油墨此時也會產生熱量。

  • 印刷的色序不當
    分四色版單色機常用的色序是:Y、M、C、K,四色機是倒色序為:K、C、M、Y,四種顏色的油墨先印什麼,後印什麼,對印刷油墨褪、變色會有影響。

  • 燥油用量不當
    紅、白燥油在油墨中的加入量不超過墨量的5%,大約用量在3%左右,燥油在墨層中具有很強的催化作用,並且發熱,如果用量過大,就會使油墨褪、變色。

什麼顏色會先褪掉? 哪個顏色會被保留?

    • 「發色團」分子結構的裂解
      顏色是由稱為「發色團」的分子結構決定,它會吸收可見光中特定波長的光子,而沒有被吸收的光子會被再度射出,它們的波長就決定了我們看見的顏色。
      物品長時間曝曬在太陽的高能量光子之下,其發色團結構會受損,無法在某些波長發散光子。越靠近光譜紅色端的波長越長,能量越低。而最容易吸收光子能量的紅色甚至連能量更高的紫外線光子也能輕易吸收,造成紅光的發色團裂解速率較快,容易褪色。簡單來說,褪色的材質顏色並沒有「跑到」哪裡去,單純是發色團的發光效果變差了。

  • 不同顏色油墨的比重差異
    因為四原色油墨的添加成份比例不同,因此比重(密度)也不同,比重大小為:洋紅色<黃色<青色≒黑色。印刷剛完成時(俗稱濕墨),紅色的油墨會因為比重的關係,開始慢慢向上浮,放置一段時間後(俗稱乾墨),紅色會浮到海報的最外層,因此乾墨後的顏色會比剛印刷時紅一點點。而在照到陽光時,因為紅色在最表層,其發色團結構也裂解的最快,所以會最先褪色,再來是黃色,最後變藍變黑。

怎麼克服印刷品褪色?

  • 耐光問題
    盡量避免照射陽光是最有效的方法,但許多時候無法避免,所以在調墨的時候,可以選用耐光性能好的油墨,調淺淡色時注意油墨沖淡後的耐光性,以及不同色油墨之間耐光性的—致性。另外也可以選擇抗紫外線效果較佳的覆膜,以增強其耐光性。

  • 酸鹼問題
    選擇原材料時要先分析黏著劑,紙張的物理和化學性能以及酸鹼性對油墨、紙張、電化鋁箔、金、銀粉和覆膜等等影響。

  • 溫度問題
    盡量避免接觸或靠近溫度較高的地方。

  • 色序問題
    在安排印刷色序時,淺淡顏色和容易褪,變色的油墨先印,深顏色油墨後印,能夠防止褪,變色。

  • 燥油問題
    需避免因趕時間使用過多燥油。

相關文章
返回頂端